成都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
高能级创新平台是资源耦合互动的集聚地,也是颠覆性成果诞生的“高产区”。在成都,以天府实验室为代表的高能级创新平台,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,进一步拓展了成都科技创新重点发展领域,将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,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。
积极推动校院地共建成果转化新型机构,是成都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又一探索。
不久前,芯华创新中心(北京中心)正式启动,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,在科技成果与科技创新上双发力,助力成都高新区打造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。
芯华创新中心由成都高新区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共同支持成立,通过提供“首席科学家团队+空间载体+第三代半导体研发验证平台+基金”全方位服务的方式,打造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平台。“截至目前,已链接60余项清华大学相关项目,促成18个项目落地成都,成功发挥平台牵引作用。”芯华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,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引擎,为成都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澎湃动力。
如何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?
建设中试平台和创新创业载体
2024年,成都再次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“一号工程”,全力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。
中试平台和创新创业载体,是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。“全市备案建成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69家,服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0余个,助力中试项目获得融资超25亿元,筹建50亿元中试成果转化资金,专注投资概念验证、小试中试成果转化项目。”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当创新成果完成中试后,如何让科研团队留在成都孵化“生金”?据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、成都市中试服务联盟理事长唐丽介绍,在科技成果转化从1—100的过程中,依托“线下科创岛+线上科创通”创新服务模式,为科技企业、科研团队提供孵化载体、成果对接、资金支持、转化服务,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、走向生产线。
⊥在上周,成都科技企业、园区代表“组团”前往大连理工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、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“校企双进·找矿挖宝”东北站活动,该活动共发布科技成果近500项。
截至今年9月,成都已举办196场“校企双进·找矿挖宝”活动,累计挖掘548项科技需求,发布1520项科技创新成果,组织637个团队与2059家企业开展对接交流。
除了到高校院所“挖宝”,“引”进来的校地合作也成果丰硕。
一直与成都共成长的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,通过建制化打造科教融合新格局、集群化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、产业化引导高质量成果转化,为成都经济产业发展贡献“中科系”力量。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正高级工程师、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副院长董微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——近3年,在蓉落地成果转化平台约60家,组织100余项技术转移项目,为成都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约350亿元。
成都,这座奋进中的创新之城,正快马加鞭、提质增效,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,不断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,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。